作者:姜雨晴 以分享用戶DIY短視頻為特色的TikTok(抖音國際版),是當今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App之一。 但隨著中美兩國摩擦升級,美國對它已經形成圍堵之勢,而此前另一大海外市場印度已經對TikTok下了禁令,澳大利亞、韓國、日本等國對它的態度也"強硬"起來。 面對前所未有的被動局面,字節跳動現在不得不考慮把TikTok賣給美國人,雖然張一鳴對此心有不甘。 被逼賣出TikTok 在美國,TikTok只是被普通人用來分享跳舞、假唱和有趣寵物視頻的,與涉及無線運營商和企業傳輸重要數據流的華為完全不同,按理說美國政府沒有理由找它的麻煩。 可最近幾個月,美國政府一直在說TikTok“監視用戶”并與中國國內分享用戶數據,威脅用戶數據隱私和美國國家安全為由(始終沒拿出任何確鑿證據),并擔心TikTok會被用來向美國年輕人進行宣傳。 ![]() 7月22日美國通過法案,禁止聯邦員工在政府發放的設備上安裝TikTok,而且提出要禁止國內民眾使用這款App,全面封殺TikTok。7月17日,英國《金融時報》甚至發文稱,美國可能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列入“實體清單”。 一旦將TikTok添加到美國的制裁實體清單中,蘋果、谷歌等美國公司就不得不將其從應用商店下架,現有用戶也將無法登陸賬號。 在美國保守派政客一再發難下,TikTok一直試圖與政治“脫鉤”,為此不斷給自己貼上“美國商標”。 一方面,字節跳動強調TikTok與中國國內的抖音不一樣,TikTok在中國是不可用的,中國政府也從未要求TikTok提供審查及刪除內容;而且TikTok所有的數據都存儲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服務器上,備份數據庫位于新加坡,并未在中國境內保存數據。 另一方面,TikTok在美國聘請了迪士尼公司前高管凱文•梅耶(Kevin Mayer)擔任其首席執行官,聘請美國人擔任首席信息安全官和安全主管,又請來一個至少由35名游說者組成的團隊(包括一名與特朗普有密切聯系的人士),加強在華盛頓的游說,并暗示公司將在美國創造10000個就業機會。 為打消美國人的顧慮,字節跳動甚至提出將總部遷至海外。 但這些努力并沒有改變美國人的想法。要保住TikTok在美國的生存空間,一個似乎可行的辦法,就是把它賣給美國投資人。 據悉,包括紅杉中國負責人沈南鵬在內的字節跳動投資方,都在催促公司創始人張一鳴向美方出售TikTok的多數股權,讓它成為一家美國公司,而字節跳動只保留少數股份。 投資人擔心,如果不出售TikTok,美國國會通過封殺法案后,TikTok在美國將失去用戶,失去廣告,商業價值將大打折扣。 據知情人士透露,以風險投資公司泛大西洋投資(General Atlantic)、紅杉資本(Sequoia Capital)和軟銀為首的投資者,正與美國財政部和其他監管機構評估,能否從字節跳動公司手中收購TikTok。其他投資者,包括紐約的幾家私募股權公司和硅谷的幾家科技公司,也就收購TikTok與字節跳動進行了接洽。 目前股權出售方案的兩個主要問題:一是張一鳴希望保持對TikTok的控制權;二是收購方能否籌集到足夠的資金,以張一鳴滿意的價格收購TikTok(TikTok的估值已經在200億400億美元之間)。 昨晚(7月29日)路透社消息,字節跳動的投資者對TikTok開出約500億美元的估值,是TikTok 2020年預期營收的50倍。 最主要的是,張一鳴至今沒有同意出售TikTok,他并不甘心把苦心打造的TikTok美國業務就這么賣出去。 千億美元估值的重要支撐 張一鳴有太多理由不愿放棄TikTok。 近幾年,美國其他社交平臺的業務發展遲緩,唯TikTok的用戶數增長迅猛。 各社交平臺中,Facebook主要基于文本信息,Instagram以滾動發布的照片為核心,YouTube側重較長篇幅的視頻。相比之下,TikTo的核心業務則是時長15-60秒的短視頻,強項是憑借視頻內容個性化推送算法,向每位用戶推送最符合其口味的娛樂內容。 雖然Facebook推出了一個類似于TikTok的新功能Reels,Instagram也將具備該功能,但都屬于附加功能,缺乏專注性,而且使用起來往往需要額外的繁瑣步驟,無法像TikTok那樣有市場號召力。 數據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資料顯示,2019年TikTok在歐洲斬獲9100萬次下載量,成為全年歐洲市場第四大的非游戲類手機應用程式,僅次于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、Instagram和Messenger。 在美國市場,TikTok同樣用戶激增,今年上半年,TikTok是美國下載次數第二高的手機應用,在美國Apple’s 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,TikTok的總下載次數已經超過1.8億。 在全球范圍,2020年5月,TikTok拿下全球移動應用(非游戲)收入榜冠軍,字節跳動也成為除蘋果外唯一一家在中國和西方的用戶數都超過1億的科技公司。 ▲TikTok的季度下載量遠超其他社交平臺 ![]() TikTok的超高人氣不僅體現在下載量上。據花旗研究(Citi Research)的分析,今年3月用戶在這款app上的平均花費的時間為476分鐘,較2019年10月平均花費時間的增幅在各大平臺中位列第一,僅次于Facebook的564分鐘。 用戶數和用戶粘性的迅猛增長,讓TikTok的在線廣告業務大幅上升,為字節跳動貢獻了大量收入,并帶動公司估值快速飆升。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次非公開股權交易中,字節跳動的估值高達1400億美元。 如果TikTok能夠遵循Facebook或谷歌當年的成長道路,它的在線廣告業務未來足以與Facebook和Google等巨頭比肩,前途和估值真的不可限量。 難怪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表示“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崛起對美國構成了巨大威脅”,Netflix在給投資者的信中也將TikTok列入了為數不多的競爭對手名單,稱這款app的增長“令人吃驚”。 張一鳴顯然不想賣掉TikTok這個支撐千億美元估值的重要業務板塊,那樣一來,字節跳動在資本市場的估值、品牌形象將受到致命傷害。 數據隱私安全問題僅是幌子 眼下,美國人一步步扼住TikTok的喉嚨,張一鳴能夠選擇的方案并不多。 除了將TikTok賣給美國人之外,剩下的選項包括分離美國業務,讓字節跳動保留TikTok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完整所有權,并允許張一鳴保留對TikTok絕大部分業務的控制權;或是在美國或英國設立一個全球總部,搬到國外運營字節跳動的所有業務,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。 但這些方案能否緩解美國人的恐懼,還很難說。 歸根結底,包括特朗普在內的美國保守派政客更關心對中國表現強硬,而不是防止TikTok用戶受到潛在傷害,大多數人也不相信TikTok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緊急威脅的說法(更準確地說,不相信TikTok天生就比其他任何從美國人那里收集數據的其他App如Facebook,對美國人更具威脅性)。 所謂“數據安全”,只是美國人用以打壓中國科技企業的一個幌子和借口,無論字節跳動做什么,美國人都要封殺它。 事實上,包括Facebook、Instagram、YouTube、Twitter、Snapchat在內的美國本土社交平臺,這些年一直在某種程度上保密運營,都存在數據隱私、數據泄露問題。即使把TikTok賣給美國公司,美國人擁有的TikTok仍然可以合法地將數據出售給第三方數據經紀人,后者依然可以將數據與其他人分享。 如果美國政府只是想保護用戶的數據安全,它可以做很多事情,而不是完全封禁。 比如,制定強有力的聯邦隱私法,就如何使用和保留數據制定強有力的、可執行的規則,將社交媒體置于顯微鏡下;要求社交媒體應用程序接受對其數據收集做法的定期審計,開放其內部內容審核指南,征求公眾意見;要求社交媒體公示其如何使用正在收集的數據,如何制定和執行其規則的...... 顯然,現在的美國政府關心的只是大選,對討論那些影響數十億人的大型科技公司應該如何運營,以及應該對它們提出什么要求,并沒有太大興趣。 至于進退維谷的TikTok,今后的命運真的不好說。但不管其結局如何,都值得那些深化海外市場布局的中資科技企業參考和借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