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5日消息,于12月11日登陸港交所的“盲盒第一股”泡泡瑪特,近日卻陷入了二次銷售盲盒的風波。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,其在泡泡瑪特門店購買了三個盲盒,回家后發現上面封盒處均有黃色膠水,屬于二次銷售。12月24日下午,針對曝光的“二次銷售被拆盲盒”事件,泡泡瑪特確認屬實,涉事員工已經全部辭退且永不錄用,接下來將對門店服務流程的不完善之處進行改進。 以下為泡泡瑪特官方調查結果聲明全文: 對于此次抖音上曝光的店員拆盲盒事件,我們在第一時間進行調查并處理,現將結果公布如下: 1、我們非常重視粉絲反饋的情況,在第一時間啟動調查,確認屬實; 2、我們對此類情況絕不姑息,涉事員工已經全部辭退且永不錄用(見下圖文件證明),該情況我們已經第一時間反饋給了消費者,并取得了消費者的諒解; ![]() 3、我們已經啟動后續整改措施,對門店服務流程的不完善之處進行改進,我們已經開展了對各地門店的巡視并加強監管,歡迎粉絲、消費者繼續監督我們的工作。 據了解,一套盲盒一般由12個“普通款”和1個“隱藏款”組成,抽中后者的概率很低。而在閑魚等二手交易平臺上,“隱藏款”和“熱賣款”的價格甚至高于原價十倍,這也構成了店員們徇私舞弊的牟利動力。 此前,就有人反映遇上過泡泡瑪特盲盒外包裝被拆開的情況,網友在北京apm、北京頤堤港等地的泡泡瑪特實體店里都買到過這樣的產品。也有不少網友提到不會去實體店、更愿意在機器人商店或者網店買盲盒,原因是實體店的產品遭受暴力捏盒等人工干預的可能性很大。 一位85后的創業者,10年前創辦了潮玩零售品牌泡泡瑪特,主要是開線下玩具店,于2016年推出盲盒產品后,僅用3年時間,成功逆襲成為港股上市公司。 招股書顯示,這家公司以IP盲盒營銷著稱的公司,從2017年到2019年,泡泡瑪特的收入分別為1.58億、5.15億、16.83億,3年賺了20億,凈利潤暴漲近300倍,堪稱一部印鈔機! 泡泡瑪特上市首日高開超100%,報77.1港元/股,市值超1000億港元。隨著泡泡瑪特的走紅以及市值的攀升,這家公司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。此次“泡泡瑪特二次銷售”事件無疑暴露了該公司的管理問題。在歡迎粉絲、消費者繼續監督之余,如何加強店鋪管理,是泡泡瑪特接下來需要思考的重點。 |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,旨在傳播知識,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僅供學習與參考,請勿用于商業用途,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,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。謝謝!
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、創業、互聯網等領域,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,幫助站長轉型升級,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,與站長一起進步!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!
掃一掃,關注站長網微信